addict /əd'ɪkt/ n. someone who is physiologically dependent on a substance
重要公告>>>"自家"烘培的同好們, FR聚會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六1:30PM, 要參加直接提著豆子來吧, 第一次參加請詳見本站 聚會公告
2009年5月30日
[+/-] : 6/1聚會主題
好剌...回歸本次主題, 6/1的1930地點步調. 每人帶1~2把主題生豆來(好像一人沒拿喔). 使用虹吸式煮法. 本次加演的是上一篇介紹的kona (東東也可以帶來). 另外別忘了一直到暑假前的作業:要開發優良生豆來源. 有機會先自己訂個少量烘烘看嚕.
第一段因為最近有點悶搞笑一下, 蜂蜜不純砍頭啦. (我一直酵想再豆子上噴香水說)...
Read more.
2009年5月26日
[+/-] : 郵購kona
最近的聚會功課在於找出適合個體戶購買的生豆賣家, 之前經由Kevin介紹團購了豐潤品質不錯的黃曼, 瑕疵率低且風味明顯(雖然有些人不愛). 豐潤的生豆列表還有很多看起來不錯的品項, 不知道Kevin之前買過的有沒有值得在推薦的呢?
回到主題, 上禮拜有點給他想念Kona, 看一看前輩們的經驗發現很多人在 Heavenly Hawaiian Coffee 有提供個體戶小包裝的購買. 手癢之下也定了一包HH Green Extra Fancy Bean- Int'l Global Priority - 3lb. 14 oz , 這個特殊重量包裹是給國際小買家買的, 生豆約1.75公斤運費是美金13元. 如果是5lb的話運費直接跳到38多元. 差別在於3lb.14oz可以裝在信封裡寄送總重量也壓在4lb內. 再上去就會用箱子包裝了, 連帶運費也三級跳.
另外一個是老師特別偏愛的TOF Green Extra Fancy Beans , 上面不是1lb就是5lb. 我懶得寫信在問他們有無提供3lb14oz的包裝了.
我5/18訂的5/25就收到. 今天已試烘一把 (東東有喝到喔). 香氣及甜度都很明顯且持久. 之前熟悉的人蔘味確不見了. 不知道是不是跟TOF的差別, 或是需要再用烘培來修飾了. 另外一提的是瑕疵率也很低, 挑出來的多是色差豆. 發霉及蟲咬很少很少.
以下是他的收據, 就我之前算的, 一公斤約1300元, 沒碰到檢疫的話還算划算啦.
Products
1 x HH Green Extra Fancy Bean- Int'l Global Priority - 3lb. 14 oz. = $56.0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Sub-Total: $56.00
Zone Rates (Shipping to TW (3.90lb(s))): $12.93
Total: $68.93
Read more.







2009年5月21日
[+/-] : 實驗-FR烘出直火的味道
1.照著FR的脫水程序,然後將風力開至0;用瞬間風力全開的方式攪動豆子.
2.照著FR的脫水程序,然後將風力開至最小,僅能攪動豆子.
不過會有昇溫過快的危險...
Read more.







2009年5月19日
[+/-] : 5/18 聚會筆記
內容:
使用賽風壺TCA2 (30g粉量) or Kalita銅製手沖壺(20g粉量) 沖煮,波爾水,K10磨豆機。
手沖部分都由東東和B.H.代勞。
Kevin:
#1 烘培曲線: 烤箱 - 13:00 一爆, 15:00下豆。
品嚐 (賽風沖煮):
- hurling:奶油香,香氣強,嚐味有層次變化。
- 東東:甜度重。
品嚐 (賽風沖煮):
- hurling:奶油香低,香氣弱,味道平。
- 東東:苦尾。
B.H.:
烘培曲線: FR - 8:45 226 C一爆, 11:15 245C二爆,11:45下豆。
品嚐 (手沖):
- hurling: 風味走向像Kevin第二把,但嚐味較豐富。
- Kevin:味道較濃。
- 東東:圓潤。
hurling0:
烘培曲線: 土砲 - 11:00 220C一爆, 13:00 230C 二爆 ,14:00 235C下豆。
品嚐 (手沖):
- hurling: 味道淡,平順,苦尾。
- B.H.: 青草味。
- Kevin: 近似 Kevin 第一把,有點酸。
東東:
烘培曲線: FR
品嚐(手沖):
- hurling:前中段嚐味豐富,焦甜味
- B.H.: 柔順。
明哲:
烘培曲線: FR - 7:00 210C一爆, 10:00 240C 二爆,10:30 245C下豆。
- hurling:貼舌苦味,炭燒味。
- B.H.: 肉桂味。
- Kevin: 燥味。
- 明哲: 炭燒味。
小蔡:
烘培曲線: FR - 12:30 240C 二爆
- hurling:沒有奶油味,砂砂口感,焦苦味。
加映演出:
東東耶佳: 香甜可口。
hurling0 藍山:生味、味道平。
hurling0 藍山 + Gesha: 還不錯。
貓老大 巴西Datera:(h)焦苦味,放涼平順。(K)放涼悶悶的。(東)甜味明顯。
後記:
- 下次聚會主題豆 - 哥斯大黎加蜜咖啡。
- 個人感想:此批黃金曼特寧不太具有一般曼特寧有的土味、霉味等缺陷風味,這使得她能在中度烘焙時能呈現出叫優雅的香味(奶油香甜及微微的藥草味)與酸質,但這味可能個性過於凸出,只有kevin和我較能接受,其他同好會想把它(藥草味)磨掉。但以此次聚會品嚐結果,奶油香甜味一過二爆就極易消散,杯中呈現的,以苦味、甜味、焦味以及刺激性的風味為主軸,已經喝不出曼特寧的特徵味。這跟一般印象中曼特寧以深焙為主不太一樣。可能是FR不太適合詮釋過深的烘焙度,或者我沒抓到適當烘焙曲線,另一個原因是此批黃金不太適合深烘,其他的曼特寧也許可以。
- 在貝拉有篇文章可參考 http://www.bellataiwan.com/phpBB2/viewtopic.php?t=126,使用熱風機器,曼特寧深度烘陪 (一爆開始後半段急拉溫度)。
Read more.







2009年5月16日
[+/-] : 鑽石山裡的巧遇
Read more.







2009年5月11日
[+/-] : 5/15會外會與5/18聚會
Read more.







2009年5月6日
[+/-] : 5/4 聚會筆記

主題: 黃金曼特寧 & 磨豆機 K10 vs 901N PK賽
內容:
皆使用賽風壺TCA2沖煮,30g左右粉量,波爾水,一分鐘標準煮法。
每人各準備兩把豆(同一烘焙批次),同時煮兩壺,以盲測方式比較不同磨豆機(K10/901N)所造成風味差異,並以"風味輪廓清晰度"的表現猜測各由哪一磨豆機研磨。
比較了四次,除了B.H.猜錯一次外,其餘同好都猜對。
Kevin:
烘培曲線: 烤箱 - 12:00 一爆, 15:00下豆。
901N壺品嚐:
- hurling:香氣較厚實,苦尾,低酸
- Kevin:味道"方"。
K10壺品嚐:
- hurling:香氣較低,味道較乾淨。
- Kevin:甜度低,味道"圓"。
- B.H.:香氣強,尾巴較平。
- 明哲:味道乾淨。
Hurling:
烘培曲線: FR - 7:00 230C一爆, 9:45 255C下豆。
901N壺品嚐:
- hurling: body薄。
- Kevin:味道較濃。
- 東東:圓潤。
K10壺品嚐:
- hurling:像Kevin的K10壺,味道較清晰,無雜感。
- 東東:味道往上頂。
- B.H.:印尼豆味道,酸度尾端有變化,味道持續,但喝不出藥草味。
B.H.:
烘培曲線: FR - 8:00 230C一爆, 10:00 235C下豆。
901N壺品嚐:
- hurling: 生味明顯,酸較尖銳,味道較多。
K10壺品嚐:
- hurling:有點生味,香氣甜。
明哲:
烘培曲線: FR - 9:30 240C下豆。
901N壺品嚐:
- hurling: 味道較多,香氣較厚實尖酸較明顯,無苦味。
K10壺品嚐:
- hurling:味道較平,放涼易飲,回甘強。
- 東東:有燥味,但低溫無。
- Kevin: 巧克力苦甜味。
東東:
烘培曲線: FR - 7:30 230C一爆, 235C維持一段時間, 9:40 240C下豆。
- hurling:味道較平,甜味放低溫比較出來。
後記:
- 下次聚會預計5/18,主題豆依然是黃金曼特寧。
- 古人有云:機比機,氣死機,雖然價格差五倍,但901N也近萬把塊,但不這樣比,還不容體會出所謂的天外有天,機上有機呀~~
- 901N味道比K10較多且body較厚的原因,推測是因為細粉比例較高,過度粹取的雜澀味與細粉通過濾布所造成。放涼喝後,901N的酸會較尖銳。
- 其他沒寫到的就請各位回文補充。
Read more.







2009年5月5日
[+/-] : 土耳其磨豆機(貝多芬磨豆機)
首先登場的是手搖磨豆機的天王(Zasshaus-175M) 重約504g 高約19cm,銅製外殼
...
Read more.







2009年5月2日
[+/-] : 黃金曼特寧參考資訊

一些參考資訊:
SM: http://www.sweetmarias.com/coffee.indonesia.sumatra.php
煌鼎杯測: http://coffeebeans.com/goods-137.html
歐舍杯測: http://www.orsir.com.tw/detailM17.html
基本上皆建議中深焙,我個人也偏好進二爆的烘焙度,這時奶油甜香比較出的來,再搭配本身獨特的藥草香,有不錯的融合。淺焙的酸質不太具有果味,所以我就烘的比較深。
老婆不喜歡那獨特的藥草味,看樣子這曼特寧我會喝很久~~...
Read more.







2009年5月1日
[+/-] : 哥大蜜咖啡 - 百變之味
這蜜咖啡至今已烘了七把,除了第二把如先前所述有迷人的發酵熟果香,還帶點酒味,其餘烘的的發酵味就低的多,經驗值是,將酸味磨些,這熟果香會凸顯。後來烘的一把淺焙豆好像不太能突出"蜜"的特色,反而比較像之前喝的卡門豆,只是果味沒那樣凸顯,而且口感覺薄。
昨晚喝的老師的蜜咖啡,有一點點發酵香,味道很乾淨(這時才凸顯我的不足),但偏向水洗豆味,也許改用波爾水試看看。
詭異的是,今早用法國壓,用Simon書上的粹取流程,居然喝到如Gesha 和 耶佳才獨有的精油般花香味,發酵味沒有了。回頭看看這生豆的豆像,感覺品種蠻多樣的,有的像卡門,有的瘦長像Gesha。
所以說,這蜜咖啡,從早期喝到如 Beloya, 日曬 Idido熟果香,到後來如水洗卡門柑橘味,再到今早的 Gesha 和耶佳的花香,呵呵~~ 真是有趣 ~~...
Read more.






